第一百一十章 形势严峻 (第4/5页)
“那是,到时如果需要公安方面配合,还得请你多支持。”朱代东连忙说道。
“那是当然。”赵金海道,忽然,他又大笑:“你小子鬼灵精灵的,进我家一次门,收了你一包茶叶,就替你干两件事了。”
“不是有句话嘛,能者多劳,我在县里不认识其他人,不找你找谁?”朱代东连忙笑道。
因为明天是正式上班的第一天,赵金海并没有与朱代东多喝酒,但就算是这样,两人也一起喝了四瓶。赵金海问了朱代东在树木岭的工作,朱代东也很详细的做了汇报。
第二天,朱代东随陈树立回到乡里,年初乡里各种大会小会不停,而朱代东也接到通知,今年要“普九”验收。所谓“普九”,就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即房屋设施、仪器设备;软件主要是管理方面,包括升学率、辍学率,教师学历达标率,教学质量等方面。
朱代东负责文教卫生,“普九”验收由他分管,朱代东接到通知后,把张治春叫来,现在张治春不但是树木岭中学的校长,还兼任学区主任,是树木岭教育系统的最高领导。
“朱乡长,我们树木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一向不多,这次验收形势严峻。”张治春苦着脸说道。
“那哪些项目能达标?”朱代东也是从学校出来的人,树木岭中学是乡里条件最好的学校,可就算是这样,很多设施都不足,他担任副乡长的时间只有大半年,好像乡里也没在教育方面投入多少。
“哪顶都不能达标。软件方面勉强可以想点办法,因为可以作假,硬件绝对不行,摆在那儿,不能蒙混。”张治春在朱代东面前不敢说假话。
“这么说关键就是一个钱的问题?”朱代东问。
“确实如此。”张治春说。
“那好,从明天开始,我们先下去摸摸情况,看这个缺口到底有多大。”朱代东说道。
朱代东与张治春用了三天的时间,跑遍了全乡十五所中小学,条件确实很不乐观。中学条件稍好些,小学更差。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校舍不足,设备图书短缺,尤其是大山村,学校都是危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