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锅厂滞销的原因 (第2/5页)
为什么?因为铁锅主要是销住农村,而且铁锅的价格不是按个论价”而是论重量论价,一个铁锅多少钱一斤。同样的铁锅”雨huā县锅厂生产的铁锅比其他地方生产的要重一斤多,都是铁锅,你的贵,别人当然就不想买了。
你说农民的目光短浅也好,说他们只看重眼前利益也好,反正他们就认准一条,谁的便宜就买谁的?对他们来说,几毛钱一块钱,有的时候都需要犹豫很久。而且铁锅薄一些,传热更快,炒菜的时候时间更短,因此,他们更喜欢薄、轻的铁锅。
至于使用寿命,反正家里的旧铁锅坏了,可以拿去补差价,再换个新的,huā的钱并不是很多。这样几条下来,在原来就是淡季的时候,雨huā县的铁锅能卖得好才怪。
回到开发区,朱代东马上把葛延福找来,让他改进模型,要让铁锅变薄,也就是就质量要降低才能更好销,这样的结果让葛延福想不通。但想不通归想不通,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切以市场要求来定。
其实锅厂这次的滞销,跟大部分国有企业的产品滞销有很大的共同点,许多国有企业的产品,外观老旧、厚姜,质量没得说,可就是竞争不过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何?人家生产的东西虽然质量差一些,可是价格要便宜一大截。许多国有企业,就这样被活活的拖死。
这引起了朱代东深思,产品要跟市场走,只有紧跟市场需要,产品才不会淘汰。在葛延福改进锅厂模型的时候,朱代东召开了县农机厂、县机械公司中层干部联合大会。朱代东以锅厂为案例,向他们分析了产品与市场的关系,固步自封只会与企业与市场脱节,开发区锅厂因为及时改变策略,调整了产品结构,现在看来已经度过了危机。可是现在看似红火的县农机厂和县机械公司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