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七十二章 谈判陷入僵局 (求月票) (第2/5页)

加入书签

如果国家金融力量转而支持私有企业,那么本来就已经陷入困境的国企在遽然断奶下,必然会訇然倒下。那不但在政治上不好交代”成千万上亿的失业工人更无法安置。正在扩张中的私企难道能容纳下这么多工人?

〖中〗国的失业问题,根子在人口过多,劳动力过剩,只有低效率的国企才能容纳这么多,“多余”的人。这是一种变相的社会保障机制;这也是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完善以前,低效率的国企有必要尽力维持的理由。

转型期也是敏感期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成燎原之势。国企倒闭,大量工人突然失业”而私营企业聚集和增殖的财富短期内又不可能转化为社会福利,怎么办?改草不能不瞻前顾后匍伏而行。

如果让朱代东代替黄子良选择,他会接受一部分工人代表的意见,但对于其中的一些要求,却要坚决制止。比如“要求和目前的没有下岗的职工享受同样的待遇。”这不是开玩笑么?改草就是要打破大锅饭,你下岗了还要享受在职工人的同等待遇,那别人的积极性又怎么提得上来?真要是这样的话,那人人都喜欢下岗。

对于前面的三条要求可以有选择性的接受一到二条,全部答应不可能。至于惩治**,可以忽略不提。朱代东人虽然在大会议室里,但对旁边不远小会议室中,黄子良跟工人代表的谈话,可是听得一清二楚。可他也仅仅只能听听而已包括田宇豪在内”到了这里,都只有乖乖听指示的份,绝对不能胡乱发表意见。你知道你说的话是否正确?到时如果出了什么事,你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往小里说会影响政治前途”往大里说,会有牢狱之灾。

朱代东看到时友军端坐在前面只有两排座位的距离,本想过去跟他说说自己的意见但还是坐在乎座位上。当着县里这么多领导的面,自己去找时友军汇报,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何况,这样的事,就算找了时友军,也未必有得。得想点别的办法才行,跟政府作对”谁会有好下场?最终吃亏的还是外面那些工人兄弟。

沙常市下辖三县两市,每个县市在会议室里占据着一块区域,雨huā县来的最早,就占了位置最好的一块地方,靠近窗户,同时跟市领导也最接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