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零八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2/5页)

加入书签

朱品武马上找到马建民”向他建议,对不想集资,特别是借口以家里没钱的群众。乡里可以通过信用社借钱给他们。这个办法得到了马建民的大力支持,虽然这种方法有些打政策擦边球的嫌疑,但也没与县里的规定发生冲突。属于半强制xìng半摊派xìng质的集资入股,黄土岭的“经验”很快被传开,并且得到全面推广。原本县里估计”能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集资入股,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可没想到。才二十天的时间,参与集资的群众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五。

就算是剩下的这百分之五,也成了乡镇的重点工作对象,这些人要么就是村里的孤寡老人。要么就是五保户。基本都是属于吃救济粮的那一类人,本身已经丧失劳动力,信用社再听乡里的招呼,也不敢把钱借给这样的人啊。真要是借了钱,恐怕到时就成了信用社发救济金了。

其实在朱代东看来”这样的人才是真正需要入股的,他找曾斌杰来商量:“斌杰县长,现在全县的集资形势很好,剩下的这些没有集资的人。不是没有收入来源。就是丧失劳动能力,是不是请民政局和扶贫办解决一下他们的资金问题?”

“朱〖书〗记,这恐怕有些难度”我看过报上来的数据,还有三万多人没有参加集资”就算是每个人五十万,也要一百五十万,据我所知,无论是民政局还是扶贫办,现在都拿不出这么大的一笔款子来。”曾斌杰有些为难的说。

“是啊,都很困难。”朱代东微微叹了口气,他对这些数据比曾斌杰的记忆要更深,详细的数字是三万二千六百四十五人,而且按朱代东的意思,这些人仅仅只入一股是不够的。如果无名制yào公司发展得好,不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让这些人脱贫吗?虽然说仅仅集资两股,很难达到“致富”的标准,但如果每年能分个二三百元,对改善这些人的生活是大有帮助的。

“朱〖书〗记,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倒也不是没有办法。”曾斌杰突然轻笑着说。

“哦,斌杰县长,有好办法就不要藏私嘛。”朱代东眼前一亮。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