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月百一十八章 一举两得(求月票) (第4/5页)

加入书签

但是得到省长的表扬,并一定就会让其他地市认可。很多人当场就向车杜炯表明,如果在他们本地,也学习楚都市的做法,有很大的难度。当地的银行有没有这个业务暂且不说,只通过财政局直接拨款,会不会造成误领、冒领的情况发生?

在会议室里,很多人都在窃窃私语,朱代东这个时候想不听都不行,因为大家说的都跟他有关。在这件事上,大部分人的想法跟田野初次听到朱代东的构想是一样的,他们承认楚都市的办法好,但他们不会学习。各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可是现在他们都必须尽快想出一个合适、合理的理由来拒绝省里推广楚都市的办法。

今天职工工资可以通过银行发放,明天扶贫补助是不是也能这样?后来教师工资,也无需再经过县财政了,直接由市里统一发放?他们不是一定要反对朱代东的构想,而是不想让楚都市开了先河。

曾经有一段时间,公交车上的小偷非常多,但很多人都视而不见。为什么?因为小偷们团结,而且还有一定的眼光。如果谁敢见义勇为,他们哪怕把自己豁出去,不把那人弄死,也得把他弄残。经过媒体充满同情的报道,实际上不是在表彰见义勇为,而是在为小偷们的策略做广告,以后谁还敢出手帮助别人,这就是他们的下场!

现在的楚都市,就是那个见义勇为的人,他们不但不想在自己的地方,实行楚都市的办法。还在迅速应对,如何让楚都市也不能使用这样的办法。不就是发放职工工资么,还是通过原来的办法就行了嘛。何况搞什么改革呢?

除了楚都市之外,各地都列出了一大堆的理由来拒绝实行这样的办法,什么不安全、不保险,怕误领,怕盗领,总而言之一句话,通过银行代发工资,那是极度危险、极度失策的行为。

因为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到了是不是让银行代发工资,各地对于解决本地区的职工工资,倒没有太跟省政府讨价还价,各个地方政府都承诺,将想尽千方百计,尽量保障职工工资按照、足量的发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