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九十三章 先斩后奏(求保底月票) (第3/5页)

加入书签

“怎么,你有不同意见?”粱胤鸣问。

“我不知道。”郑阳松轻轻摇摇头。

粱胤鸣轻轻咬了咬牙,郑阳松现在不但越来越像个真正的领导秘书,而且他的酒量也见涨,快半斤酒下去了,说话还是这么沉稳。

不管粱胤鸣说的有没有道理,至少有一点他说对了,肖斯言确实在第二天到了市里。他还在路上,就跟郑阳松联系上,说想向朱市长汇报工作,请郑阳松帮他安排。今天是市政府最后一天的上班时间,明天正式休假,市里除了留下一位值班的副市长之外,恐怕再要找像朱代东这样的领导,就难于登天了。

肖斯言主要是向朱代东汇报了县里准备成立一家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将是高唐县第一家大型现代化果品营销企业。准备投资一百二十万元,建一条年加工出口苹果二千吨的生产线。在县政府的扶持下,现在已经向有关部门申请了出口认证。

这家果业公司的原材料,将从全县所产的八万余吨苹果中精挑细选,先由果农按照公司的要求自行选择。送到公司后,还需要最后的挑选。这些苹果是要用来出口创汇的,必须要优中选优,精中选精。

“朱市长,在你的英明指导下,我们县委才能最终下定决心。我们高唐县的苹果如果真的能出口创汇,那都是因为你的正确领导啊。”肖斯言奉承道。

“斯言同志,除了这家果业公司之外,还有其他企业搞苹果加工吗?”朱代东问,肖斯言的话让他一阵耳鸣,这样的企业,距离他所说的深加工还有一定的差别。高唐县去年产了八万吨苹果,从里面精选二千吨出来出口,那其他七万八千吨呢?

不错,〖中〗国人的传统是,好的东西拿给别人,自己宁可吃草,也要给别人喝奶。这种行为朱代东并不反对,如果能让那些苹果卖一个好的价格,他很支持。但是这样的加工企业,显然是很有针对性的,而且在技术上,也没有什么创意。如果高唐县没有苹果种植优势,这样的企业能生产下去吗?或者说,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果农会把最好的苹果送到果业公司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