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没回过神来(新周求票) (第3/5页)

加入书签

原来想让北方的经销商要点货,还得求爷爷告奶奶。可是今天,对方好像生怕木川酒厂的原浆酒会缺货似的,都是一车皮一车皮的要货。就在欧谱班之前,木川酒厂已经接到了一千吨的订单。原本今天是星期天,可是鲍礼锋已经下了紧急通知,所有的酒厂职工,今天必须全部加班加点,同时与木川火车站和木川码头协商,从水、陆两条通道,向外发货。

鲍礼锋现在已经相信了风焕兰的话,看来朱市长亲自炮制的那些原浆保健酒已经在北京一炮打响,虽说那些人表面上想要原浆酒,实际上鲍礼锋也清楚,他们想要的是原浆保健酒。可是不管是谁打来电话,鲍礼锋都咬死一句话:木川酒厂目前只生产一种酒,就是现在的木川原浆酒。原浆保健酒从本质上来讲,确实不是木川酒厂生产的。充其量,木川酒厂也不过是帮着朱市长罐装了一下原浆保健酒而已。

现在欧谱班也打来了电话,对方虽然还没有说明来意,可是鲍礼锋心里已经有了谱,欧谱班恐怕也是为了原浆保健酒而来。

“鲍厂长,听说现在木川酒厂发展得很不错?产品不但销往全国,而且还在北京打响了名气?”欧谱班微笑着说,原来的木川酒,基本上只在木川本市,特别是农村市场销售。不要说在京城难觅其踪,就算是在楚都,各大商场的酒柜中,也很难看到木川酒厂生产的酒。但最近几个月,好像木川酒厂生产的原浆酒,已经悄无声息的登上了各个商场、超市的酒柜。而市内的各大酒店、宾馆、俱乐部都有木川原浆酒提供。

“只是一时侥幸而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鲍礼锋谦逊的说,对于酒厂的技术革新,朱代东并没有太多的意见,毕竟他不懂这一行。可是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木川酒厂提交上去的好几次报告,都没有得到批准。朱代东也不发表意见,只是每次在他不满意的地方划上一条红线,让木川酒厂拿回来重新制订管理制度。

“我刚才听省里的领导介绍,木川酒厂是不是生产了一种原浆保健酒?听说这种酒的效果显著,很得京城消费者的青睐?”欧谱班说道,他听得出来,鲍礼锋的证据中带着以前不曾有的喜悦和自豪,如果木川酒厂没有得到长足发展,恐怕鲍礼锋不会有这样的态度。

“我们厂里一直没有生产过原浆保健酒,只有原浆酒。我们厂生产的原浆酒,是纯大米酿造,不但不上头,而且还有营养价值。”鲍礼锋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