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清廷的阴谋 (第1/5页)
所以汉人在成年后就不能剃发了,需要把自己头发绾成发髻,再戴上发冠。
头发和衣冠,在古代文化中,绝不是单纯的仪容,他是尊严,甚至生命的象征,早在秦朝,剔除1个人所有的头发便是非常严厉的处罚。
在人类复杂的心理中,头发是1层对于心灵的保护,完全剔除头发,让1个人缺乏安全感。
头发的样式对于古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不同的发型,是华夷之辨重要的内容。
当时的中国北方胡人,几乎都有具有各个民族特点的发型,这些发型是为了方便他们的马上生活。
而有别于汉人的,可以说的是,汉人的发型是他们文明的象征,是他们心中优越感最直观的外在表露。
读过历史的许星辰心中却是知道,早期的满族发型并不是像影视剧中的那样,剃半个光头留1条粗长的辫子,而是有着严格的要求。
根据清朝初期所发布的规定【头顶只留发1钱大,大于1钱要处死】满人也要按照这个要求,在头顶只留下铜钱大小的1片头发,然后绑成手指粗细的辫子,必须要能穿过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
在当时,满族将这个发型称为【金钱鼠尾】据说为了搭配这个发型,男子的胡须只能留上唇左右十余根,可以说是【鼠头鼠脑】。
经过两百年的时间,满族的发型从【金钱鼠尾】演变到了【猪尾】最终才演变成剃半光头。
而对于汉人来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发也就等于自残,是为不孝,所以在【剃发令】颁布后,遭到了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
这让1大批原本已经投降于清朝的人,重新举起了反叛的旗帜,并且在全国各地都发生了大大小小的起义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顺治2年继公元(1645年)发生的惨案【嘉定3屠】将近十万人遭到了屠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