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事无巨细 (第2/5页)
朱允熥语重心长的说道,“这些人,只要是有利可图就忘了本分,实在可恨!”
道衍连忙说道,“陛下,臣自以为查出此案,当重罚首恶,不宜大肆株连。”
暴昭、茹瑺等人也是连忙附和,实在是他们想想一些事情都是心惊肉跳的。
当年的郭桓案就是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
结果是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然后为了追赃又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地主对此怨恨极深。
“怎么?”朱允熥反问道,“是担心朕株连太多,还是说此前红仓案的时候已经抄了一些大户的家,现在就该委曲求全,放任他们了?”
道衍连忙辩解说道,“陛下,臣绝无此意!臣以为此次案子尚未牵连过深,查清案情自然重要,只是不该只凭一面之词大肆追索。”
这就是郭桓案带来的影响,当初就是为了追赃粮,演变成全国骚动,民间富人莫不因此破产。在这其中,也确实有不少人是遭了无妄之灾。
朱允熥微微点头,说道,“三法司继续彻查此案,牵涉其中的绝不姑息。只是也要查清,莫要让酷吏等大肆牵连。”
道衍、暴昭等人也算是松了口气,这大概也是承康皇帝和洪武皇帝的区别。
很明显,朱允熥对于这件事情也是绝不姑息的态度,这一点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了。
不过他更多的是追究一些犯官、追究参与其中的地主豪族的责任,不想将这件事情扩大化,不想因此失控等。
这要是放在洪武皇帝身上,想都不要多想,只要罪状、口供上出现了名字,那么就是决不轻饶的下场,至于是不是攀咬或者是有人蓄意栽赃等,那就顾不上。
朱允熥谈不上仁善,该处罚的时候显然也是会下狠手,或许可能也会牵涉到一些无辜的人。
但是总体来说,他还是不希望牵连更多的无辜,这是要将罪证等彻底落实,这是要办成真正的铁案了。
吏治该整顿的时候肯定是要整顿,朱允熥对此也不会手软。
可是像老朱当初的那些做法,现在也未必比较合适。乱世用重典没错,可是现在的大明好歹是开国三十年,哪能是一直用严刑峻法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