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交锋(8) (第3/5页)
他张了张嘴,声音变得更加低沉:“平衡...”
......
作为中洲真正意义上达成了某种自由的特殊行省,北海行省的省府大院可以说是全中洲最奢华的省府大院。
这里曾经是圣州城的一个大型公园,建成之后在第二次翻新的时候,被北海王氏的某位族长批示成了省府大院,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几十栋巨大奢华五层独栋别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地上三层地下两层的结构,配电梯,有私人草坪,私人车库,私人泳池,私人健身房,私人影院酒吧,公园内部还有一个国际化的高尔夫球场。
这里可以说是整个北海真正意义上的名流圣地,终日间无论昼夜,出没的都是豪车,据说省府大院的三期扩建计划已经获得批准,从省府大院南部扩建出去,甚至能够获得一小片只属于省府大院的海域,到时这里也会顺理成章的建立一个游艇俱乐部,提供给议长以及理事们娱乐。
过去数百年的时间里,北海就是这样在各个领域内张扬着,这个比起其他同级地区舒适奢华的有些不敢想象行省,在中洲其他地区眼中确实是一个实打实的异类与怪胎,也不怪陈方青甚至他之前的很多人都将北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只是他们看到了北海这种连他们都羡慕嫉妒的张扬,但却没有看到,或者说不愿意承认这份张扬背后的平静。
北海自上而下都保持着极强的,也是让中洲极为不舒服的自主性,这里适用于大部分中洲法律,但同样也有一些北海自己制定的法律和规矩。
北海只有一个主宰,那就是帝兵山。
数百年如铁一般的事实无数次证明了一件事情,帝兵山稳定,整个北海就会稳定。
从议长,总督,北海军团军团长,到副议长,副总督,每一个城市的议长市长,各个要害部门的中高层,基层...
中洲对其有建议权。
但帝兵山却掌握着这一切的任命权!
这一切在今天看起来完全是不可思议,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北海王氏当初的荣耀。
北海行省持续了数百年的高新养镰至今都让无数人又酸又妒,也让北海始终保持着对中洲大量精明强干的少壮派保持着核心的吸引力。
北海内部的人除了最高层,几乎很少往外调,但偶尔却也会从中洲挑选一些少壮派调到北海,每一个职务的调动,几乎都会打破头,所有人都拼命的想要在北海任职,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里有着不可思议的福利体系。
中洲有没有个人身家在数十亿而且还显得光明正大不怕被调查资金来源的议长?
有,在北海。
中洲有没有身家数十亿同样不怕调查的总督?
有,同样也在北海。
中洲有没有身家数十亿也不怕被调查的将军?
还是在北海。
最新一期的北海薪资调整中,北海议长,北海总督,北海军团第一副副军团长的薪水是七千五百万中州币。
每年七千五百万。
而次一级的北海理事,年薪是每年六千万。
非理事副总督级成员,每年年薪五千万。
而具体到北海各个城市,圣州市长拿的是理事一级的薪水。
其他城市的一二把手,行省级各要害部门,年薪普遍在三千万左右浮动。
副职则在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之间。
再往下城市部门司局,各个处室,科室,到科员,每一级都有明确的薪资。
三年前在北海行省的真实统计中,一位北海普通科员年收入是六十八万中州币。
四十万是年薪,二十八万是单位分红。
帝兵山每年为北海的行正系统就要开出去上百亿的薪水。
这只是薪水而已,不是某些投资,也不是启动某些项目,只是单纯的薪水。
在完全让人不可置信甚至觉得荒唐的薪水中,北海行省也在近乎疯狂的为帝兵山创造着更加让人不可置信的利益。
北海的行正机构是全中洲最为精简的,在中洲某些城市动不动就十多位的副室长密密麻麻的情况下,北海各个城市最多只有五位副室长的结构显得独树一帜。
每个人都有着明确的分工,每个人都有着明确的职责,所以他们的机构最精简,但效率却是最高的。
坐在自己的岗位上,无论是领导还是科员,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的认真负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让自己的工作领域变得更加宽广,拿到最大的工作成果。
主管工业大部分时间都下去调研。
主管招商的整天带着下属跟一群业务员一样疯跑。
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拼命认真的气氛。
狂热,兴奋,而且很幸福。
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并且全心全意的为了让北海的每一个人过的更好。
北海的年终审计完全是由帝兵山的核心人员负责,没有半点虚假,具体到各个城市各个部门,干得好,除了年薪还有相当一部分绝对慷慨的分红。
做的不好,工资降级。
连续两次工资降级,取消任命。
锋利,准确,清晰。
而与超高薪资待遇所配套的,则是在吏治方面残酷的近乎残暴的刑罚。
这是悬在北海所有人头顶的利剑。
受会金额十万元以上,无期徒刑,终身不得减刑。
受会金额五十万元以上,死刑,立即执行。
受会金额壹佰万元以上。
全!家!死!刑!
这绝对可以算是北海被执行的最彻底的条令,其执行的坚决程度就跟北海数百年来从来不曾拖欠的工资一样,没有半点回旋余地。
无论在中洲有什么关系,无论受会者的家人是不是在北海,中洲,星国,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金额超过了这个限度,死亡就无处不在。
当北海最初的那位天骄在枭雄台上亲自制定了这条律法的时候就说过:“这就是北海的大局!”
当高的不可思议的薪水与巨大的不可承受的犯错成本相互对比的时候,即便是再怎么贪婪的人,都能彻底的冷静下来,感受到其中的触目惊心。
北海数百年,真正出现的受会者极少极少,数百年时间加起来不到二十个。
二十个人,无一例外,受会金额都超过了极限。
于是二十个家族,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能逃得过北海王氏的审判。
巨大的诱惑和绝对的压力造就了如今的北海,所有行正部门基本上都没有所谓的投诉,民众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得到彻底的解决,北海少了一些黑暗的东西,于是灰色的生存空间也被完全抹杀,不要说社会上,甚至就连校园里的混混都看不到了。
所有人都知道有些东西是没有前途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帝兵山给所有人创造了一个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北海行省,无论它是否公平,但至少值得每一个北海人由衷的期待。
安居乐业,歌舞升平,太平盛世。
他们或许也会遇上职场上的竞争,会被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超越,会遇到各种困难,各种问题,各种无法对人言说的心事,他们依然会在匆促忙碌的生活里或艰难蹒跚或一路高歌的前行着。
可是在这片土地上,没有行正部门的推诿拖延,没有灰色人物的笑里藏刀,没有不公正大鱼吃小虾的糟心待遇,即便是在中洲已经扭曲的某些观念,这里都不是很多。
北海人始终坚信一点。
如果你的生活没有改观,那不是社会的问题,而是你的选择出现了错误。
这句话何等的单纯?
但这就是北海。
没有外界的狂风暴雨,没有令人绝望的灰暗,没有可以摧毁意志的特全。
北海之外,就是另一片世界。
可是事实上,这些所谓没有的东西,甚至是更多的东西,那些从各个角落各个领域为了某些目的打算将触角深入北海的东西...
这所有的一切,真的不存在吗?
不可能的。
黑暗与灰色一直都存在着,只是没能进入北海。
这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铺天盖地仿佛可以摧毁一切的压力与恐惧,落在了帝兵山,落在了北海王氏数百年来的每一位族长身上。
一代又一代。
他们沉默的背负着这一切,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不曾后退半步。
北海省府大院的一号楼前。
文思远跟王圣宵见面的时候,绚烂的朝阳正从东方的海平面上升起,和煦的光穿透了黑暗,刺破了天边一朵又一朵的暗云,光芒从高空洒落下来,刺入了文思远的眼睛里,视线中王圣宵正一步一步走过来,剑气氤氲,空间扭动着,落在他身上的阳光在他身边似乎形成了一片光环。
阳光照亮了苍穹,落在了省府大院清澈的湖面上,波光粼粼。
王圣宵就像是走在天与水的光波中,身影竟然有种巍峨般的壮丽。
文思远从门前的石桌上站起来。
王圣宵的身影走进了一片苍翠灿烂的院落。
“圣宵,越来越稳健了。”
文思远轻轻微笑着,嗓音温和浑厚,这位如今已经获得了北海王氏的全力支持和东南集团的大半支持的北海议长身材不高,带着眼睛,相貌儒雅,即便在自己家里穿的很随意,可站在那,却有种说不出的风度翩翩,自信而温润,让人一眼看过去就有种好感与信任感。
“文伯伯,打扰你日理万机了。”
↑返回顶部↑